
網絡安全要敢于向落后的標準說不
“拳打”360,“棒敲”騰訊,5月初,國外評測機構突然向中國企業發難,中國安全企業為何會首次集體面臨海外“下馬威”?
“中國安全企業遭狙擊,最主要的原因是威脅到了國外安全廠商的利益。”奇虎360總裁齊向東近日向記者表示,中國殺毒企業的免費服務模式,不可避免地將對某些國外廠商的付費服務模式產生沖擊。
目前,經過多年發展,中國安全市場呈現出“一超多強”的格局,即最早實行免費服務的360占據了國內最多市場份額,騰訊電腦管家、金山毒霸等則難分伯仲,“群雄并起”。隨著國內安全市場的逐漸飽和及企業技術實力的增強,中國全場廠商急需“走出去”獲得更大發展空間。
不過,由于市場游戲規則早已被敲定,中國安全企業要想走出去少不了“磕磕碰碰”。
有國內知名IT評論家在其博客上發表文章稱,全球數十家殺軟廠商與三大測評機構是利益依存共同體,企業需要測評機構來證明它比別人好,測評機構在給企業做‘背書’的同時,收取一定測評費用。所以測評機構不是公平的化身,也不會成為安全企業尤其是中國安全企業的救世主,這些被操縱和控制的評測機構早晚會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絆腳石。
“360目前的國際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,算上其他安全廠商的用戶數,中國安全企業的海外用戶規模不容小覷。‘中國力量’的強勢崛起讓一些國際廠商感到恐慌,360等廠商經常拿測評第一,但又是免費的,這讓它們的產品很難賣。為照顧客戶和自身利益,AV-C拿360等中國廠商出氣就順理成章了。”
齊向東表示,“AV-C事件”提醒我們,中國品牌走出去應該老老實實做產品、做服務,而不是投機取巧,找一些機構“背書”。同時,在國際安全市場,應該有更多的中國聲音。目前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市場,我們的安全技術全球領先,在這樣的背景下,中國完全有理由建立自己的、國際一流的安全軟件評測機構。
目前,出于各種目的,國際市場中國網絡安全威脅論四起。這當中既有安全的考量,更有利益的博弈。中國安全企業應該如何“走出去”。
“因地制宜”,這是齊向東給出的答案。他表示,國內安全廠商走出去一定要水土相服。如根據各地市場的不同,360在巴西選擇控股當地的創業公司,給它相當多的股份,把技術和產品輸出給它,然后讓它在巴西和拉美去發展。在美國,360主要通過孵化創業者去拓展市場。在越南、印度等市場,因為大家同屬亞洲,文化更接近,所以360采取直營的方式拓展市場。
齊向東表示,把中國的安全發展模式向全球復制,會遇到很多內外部阻力,中國企業出海要抱團取暖,不要自己和自己打內戰。同時,加強國際話語權建設,敢于向落后的標準說不。